电视剧《亮剑》里,李云龙率领部队攻打平安县城的战斗,无疑是整部剧中最令人难忘的经典桥段之一。
从动机来看,李云龙这次发起战斗,主要是因为一时冲动,想为秀芹和赵家峪的乡亲们报仇雪恨。然而正是这种冲动,引发了一连串复杂而深远的连锁反应。
不仅仅是李云龙所率领的独立团参与了战斗,周边的兄弟部队也纷纷赶来支援。晋绥军的楚云飞也不甘示弱,他带领着358团火速加入战斗,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合力。
随着战斗的升级,原本规模不大的冲突逐渐演变成了局势极其复杂的混战。正如剧中那句经典台词所说,“整个晋西北都乱成了一锅粥”。
最终,这场战役八路军取得了辉煌的成果,不仅成功解放了平安县城,还因为彻底清除敌方多个重要据点,使晋西北的根据地连成一片。
更重要的是,这场胜利彻底解除敌人对八路军总部的威胁,同时缴获了大量宝贵的物资装备。
展开剩余85%可以说,这次战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李云龙的冲动行事,某种意义上也算是“歪打正着”。
而在解放战争初期的宿北战役中,也出现了一场类似的奇妙战斗。在这次战役中,我军的两个团误打误撞,却意外地搅乱了整个敌军阵脚。
最终,我军抓住时机,适时发起猛攻,击败并全歼了敌军的王牌师。那么,这一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?
故事还得从1946年年末的华东战场讲起。
当年下半年,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在淮阴、涟水地区成功会师。然而,尽管两军完成会师,但所面对的局势却异常严峻。
自1946年6月起,国军展开了大规模的猛攻,疯狂进攻我华东解放区。到11月时,敌军已占领了包括淮南、淮北和苏中等多个重要地区。
12月,南京国民政府更派出以李默庵、李延年、吴奇伟和薛岳为首的四路大军,对我解放区实施南北夹击。
面对敌人步步紧逼的态势,我军高层绞尽脑汁,制定破敌良策。
经过反复研讨,结合敌军兵力和部署情况,决定先重点攻击宿迁方向的敌军。
这一线敌军由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吴奇伟指挥,统辖国军整编第十一师和第六十九师,共计约六个半旅兵力。整编第十一师由胡琏任师长,是敌军的主力部队。
最早提出攻打宿迁方案的是陈士榘。经过深入考察和论证,他指出了先攻宿迁敌人的两大理由:
第一,整编十一师虽然装备精良,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,但刚调到前线,未曾经历实战考验,骄兵自大,对皖北地形不熟悉,战斗力有明显弱点,正是痛击良机。
第二,整编六十九师由戴之奇指挥,此人出身特务,指挥经验不足,导致部队进展过快,与十一师拉开距离,成为我军分割敌军的突破口。
而且整编六十九师内部指挥混乱,麾下三个半旅中,只有一个半旅是嫡系部队,其余两个是战前临时调拨而来,导致协同作战困难。
基于以上因素,陈士榘认为集中力量先攻宿迁敌军最为合适。
该方案经陈毅、粟裕、谭振林等军中高层商议后,得到认可,随即开始紧锣密鼓的部署行动。
谁也没料到的是,敌军竟被我军的两个团搞得措手不及,局势大乱。
按照计划,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被命令于12月15日拂晓前,对敌整编十一师发起突袭,目的是吸引敌军火力并切断其前往宿迁的道路,从而为围歼整编六十九师创造条件。
接到命令后,叶飞将任务交给一纵三旅。旅长何克希判断决战时机尚未成熟,主要目的是牵制敌军,因此派出三旅的八团和九团执行任务。
从表面看,两个团对付敌军王牌师似乎不太现实,任务也显得像配角,但结果却大大超出预期。
八团九团抱着勇猛冲锋的态度,迅速推进,敌军纷纷溃逃,战士们士气高昂,甚至有些兴奋过头,不断猛攻。
当他们意识到时,竟已深入到整编十一师指挥中心曹家集,这里有胡琏的师部及工兵营、骑兵营、炮兵营等重要部队驻扎。
面对突如其来的猛攻,八团九团毫无惧色,反而迸发出强烈战斗意志,先后歼灭工兵营和骑兵营,敌军溃散,炮兵营也未能幸免。
他们一路猛攻,逼近胡琏师部仅三百米。此时胡琏震惊不已,没想到自己的防线会被两团兵力轻易突破,误以为主力部队来袭。
他决定强行调遣主力回撤防守,准备与解放军进行生死决战。
随即,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夜战。尽管国军兵力占优,但我军灵活机动,未分胜负。
翌日清晨,胡琏终于发现,搅乱他部队的竟然只有两个团,气得暴跳如雷,下令发动全面反攻。
八团九团陷入极大危机,幸好叶飞迅速下令紧急撤退。
撤退过程中,何克希亲赴前线指挥,顶住敌人疯狂追击,最终成功接应八团九团,撤出曹家集。
此次行动虽有遗憾,兵力不足没能彻底端掉敌师部,但他们的大胆进攻极大扰乱了胡琏阵脚,为我军围歼整编六十九师赢得宝贵时间和机会。
这也成了后来战局的转折点。
八团九团的冲击迫使胡琏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防守上,无法援救被围困的整编六十九师。
因此,华东野战军九纵和山东野战军二纵顺利包围整编六十九师。
被围困的整编六十九师遭到我军各部队猛烈打击,形势十分危急。
戴之奇无奈向邻近友军请求援助,然而胡琏忙于自保不愿出兵,吴奇伟虽然口头承诺但未行动。
戴之奇愤怒不已,向蒋介石直接投诉胡琏,最终胡琏不得不勉强派兵救援。
这一拖延给我军创造了绝佳战机。
期间,我军歼灭了整编六十九师的预备第三旅,主力部队在叶飞率领下于16日下午全歼敌60旅。
胡琏试图靠近援救整编六十九师的企图也被击退。
至12月17日,整编六十九师仅剩一整旅和一个团,以及师部残存部队,在我军包围下几乎失去反击能力。
戴之奇拼命呼救,却因胡琏无法抽身援助而无奈。
依照国军惯例,胡琏绝不会为救援牺牲自己部队。
最终,整编六十九师余部全军覆没,戴之奇不堪失败,选择了自尽。
戴之奇的死,成为国军在华东战场上执行蒋介石“不成功便成仁”训示的唯一一例。
胡琏在失去整编六十九师后也不再嚣张,灰头土脸地撤退。
结语:
宿北战役不仅歼灭了敌军整编六十九师,还使我军在大兵团协同作战上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纵观全局,山东野战军一纵三旅的八团和九团虽显莽撞,却凭借出色的作战表现,打乱了胡琏阵脚,为我军围歼敌主力创造了关键条件。
战后,陈毅听完汇报,禁不住感叹:“两个团打出奇效,真是太出乎意料了。”
发布于:天津市通盈策略-股票加杠杆公司-股票正规配资-a股怎么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