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科学颜论进行时#
AI狂潮遭遇电力饥荒 全球争夺新石油 高盛1.2亿押注上海电力揭示未来方向
电。
AI时代的硬通货。
马斯克预警:明年缺的不是芯片,是电。
一场全球性的电力争夺战早已悄然打响。高盛、瑞银、摩根——这些国际投行巨头正疯狂抢筹电力资产。仅高盛近期就豪掷1.2亿元增持上海电力。为什么?
答案冰冷而炽热。
01 电力黑洞:AI的饕餮胃口
ChatGPT一次查询耗电是Google搜索的10倍。
惊人。
谷歌若将生成式AI嵌入每次搜索,年耗电量将超29太瓦时——比肯尼亚或危地马拉全国用电量还多。
这仅仅是开始。
高盛预测:到2030年,AI数据中心将推动全球电力需求较2023年水平飙升165%。中国信通院测算显示,2030年中国数据中心用电量或达7000亿千瓦时,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.3%,年复合增速高达27.1%。
训练一个GPT-5级别模型?需耗电600GWh。相当于6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。
单台H100 GPU年耗电就达12MWh。
百万GPU集群?年耗电量轻松超过25亿度。
AI正在吞噬电力。
贪婪地。
02 电网承压:系统逼近极限
我们准备好了吗?
完全没有。
现有电网系统难以承受新增负荷。经历了十年相对平稳的需求增长后,电网难以支撑AI带来的指数级需求爆发。输配电瓶颈突出。特高压建设周期长。可再生能源存在供电间歇性问题。
新建天然气电厂需5-7年投产周期。
远水难解近渴。
高盛预计,到2030年,全球电网升级成本可能高达7200亿美元。仅美国公用事业公司就需要为数据中心新增500亿美元的发电能力。
瓶颈显而易见。
电力已成为AI发展的核心制约。
03 价值重估:电力资产的新逻辑
AI不仅改变用电需求。
更重塑整个电力估值体系。
传统估值指标正在失效。风光资产DCF估值需叠加算力服务溢价(+20%)。区位价值被重估——长三角/粤港澳数据中心集群周边电厂估值提升3倍。
负载特性彻底改变。
AI数据中心7×24小时满负荷运行,使基荷电力溢价达30%(传统工业用电溢价仅5%)。
科技赋能电力资产。
虚拟电厂2.0技术授权费达50元/kW/年。液冷储能革命单Wh授权费0.2元。
电力不再是传统公用事业。
它是数字时代的“新石油”。
04 解决路径:多管齐下的突围
破解电力瓶颈需要多管齐下。
核电复兴:稳定、高效、零碳排放。第四代核电技术安全性能大幅提升。全球重新拥抱核电——美国出台核能法案,欧洲多国重启核电计划。
特高压加速:国家发改委要求2025年前建成“三交九直”特高压工程。国电南瑞、特变电工、许继电气等龙头企业受益。
储能爆发:2030年新型储能装机目标达1.2亿千瓦。阳光电源、宁德时代、钒钛股份等技术领先。
虚拟电厂:上海电力调度系统获英伟达认证,可优化10GW算力集群PUE至1.2。东方电子、国能日新等提供解决方案。
全球布局:上海电力凭借国家电投海外平台优势,构建“电力人民币-算力-碳权”三角体系。土耳其项目30%电费人民币结算,希腊光伏接入EU ETS碳交易。
05 投资未来:布局电力就是布局AI
AI的长跑中,谁能掌握稳定电力供给,谁就占据最有利位置。
国际投行已经行动。
高盛抢筹上海电力。瑞银唱多。摩根士丹利指出AI让美国电力资产全被重估。
机会不只在于发电企业。
整个产业链迎来爆发——从核燃料(铀矿)到核电设备制造商,再到小型模块化反应堆(SMR)技术公司。特高压、智能电网、储能、电源设备、电力物联网。
中国优势明显。
在规模和成本方面,中国的电力首屈一指。光伏、风电装机容量已居世界第一,且近年来仍以40%的速度高速扩容增长。
未来10年到15年全球电力消耗将翻倍以上。
马斯克预测到2045年全球电力需求将比现在增加两倍(增长200%)。
巨大缺口。
巨大机遇。
结束:电基座已铺就
AI的尽头是能源。
算力根基是电力。
当我们谈论AI未来时
实际上是在谈论电力的未来
全球正迎来电力行业的“iPhone时刻”。
一场比石油美元更宏大的叙事正在展开。
未来已至。
电力是基座。
布局电力就是布局AI的未来。
你准备好了吗?
通盈策略-股票加杠杆公司-股票正规配资-a股怎么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