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鲜最高人民会议这事儿又闹出动静了,上周五9月20日本来该开全体会议,结果拖到现在9月22日中午了,官方一个字儿都没吱声。这48小时的真空期,让外头的人直挠头,各种渠道刷屏也没见朝中社发公报。说白了,这会议是朝鲜的立法核心,平时开会当天拍板,当天登报,这次却卡壳了,议程里头粮食管理法、知识产权法、城市管理法这些事儿,本来就够敏感,现在还搭上修宪把韩国钉成敌对国家的旧账,简直是火上浇油。 先捋捋这会议的来龙去脉。8月底,朝中社就放出风,说常务委员会定于9月20日开会,议题直奔粮食、知识产权和城市管理三大块。粮食管理法这块儿最戳人心窝子,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数据摆在那儿,朝鲜今年谷物缺口足足86万吨,换成人民币得60亿左右。这缺口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疫情封边、天气反常、制裁叠加,去年底就开始闹腾了。2024年1月那会儿,金正恩在会议上就点明,要把韩国写进宪法,当成头号敌对国家,今年3月金与正又在朝中社谈话里头强调,得永久标上最具敌意的标签。这次会议,本来外界盯着看,是不是补上这道程序,正式把条文敲定。 结果呢,9月20日当天,平壤那边安静得像没事儿人。代表们该到的都到了,会场里头讨论粮食法时,肯定得掰扯供应分配怎么卡得更严,民间集市交易要不要再勒紧点。缺口86万吨听着抽象,实际落到老百姓头上,就是黑市粮价蹭蹭往上窜,玉米一斤多出两成钱。知识产权法那边,估计聊吸引外资的门道,朝鲜经济战线想微调,城市管理法则整顿市容,平壤街头摊位得更齐整。这些议题单拎出来都够味儿,搁一块儿就成了一锅粥,尤其是修宪这根刺,去年1月提了,今年3月重申,却总没见正式文本落地。 48小时过去,朝中社网站干巴巴的,没更新。韩国统一部那边,官员们眼睛都盯红了,21日就发话,说正密切跟踪,延迟背后可能有政策转向,但没细说。美国国务院也憋着,没评论。平壤这套路不是头一回了,2022年9月最高人民会议也临时推迟,官方压根不解释,就那么晾着。这次更绝,外国记者没请,电视也没直播,信息真空直接放大猜想。韩国学者直言,这沉默说不定是故意为之,拉长空窗期,瞧瞧首尔和华盛顿啥反应。
粮食管理法这块儿,得深挖挖。联合国报告不是白写的,86万吨缺口,够养活几百万人的半年口粮。朝鲜农业本就靠天吃饭,去年台风一砸,洪水冲了田,产量直线下滑。官方数据不说,外部估算2024年谷物总产勉强1100万吨,需求却1300万吨起步。会议议程里头,这法子要是通过,民间交易收紧,粮价准得再翻番。2023年2月,金正恩就开过农业会议,点名生产得根本转变,可落实起来,制裁卡脖子,化肥种子都短缺。缺口不补,内部压力山大,会议延迟,八成跟这有关,分歧大,得返工。 修宪这事儿,更像一记闷棍。去年1月15日,最高人民会议上,金正恩直球要求,把韩国定义成主要敌对国家和不变的主要敌人。3月,金与正补刀,说宪法得永久标注韩国为最具敌意存在。这不是嘴上说说,去年12月劳动党全会,就把南北关系定成交战中的两个敌对国家。会议流程上,修宪得经SPA表决,通过后当天登报。可这次,9月20日开了没?延长了?还是内部消化?外头等着看三点:宪法条文有没有敌对国字样,粮食法允不允许市场松绑,高层人事动没动。 金正恩这头,彻底闭麦。会议前后,没公开露面,没表态。往常这种大场合,他总得露把脸,这次却让沉默当主角。去年10月7到8日那次会议,他主持开幕,代表们鼓掌通过多项法,这次却没影儿。沉默埋雷,这话不是白说的,平壤这手玩得溜,信息不透,外部反应就得跟着猜。韩国统一部21日表态,难断定延迟是啥信号,但警戒拉满。华盛顿那边,国务院低调,半岛局势就这么吊着,等下一块拼图。
通盈策略-股票加杠杆公司-股票正规配资-a股怎么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