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当局近日宣布,将在包括《灾害慰问金法》在内的 9 部法律中,正式将同性伴侣关系视为 “事实婚姻”,这是继今年年初将 24 部法律(涵盖《防止家庭暴力法》《公共住房法》等)适用于同性伴侣后的又一重大进展。这一突破虽未触及宪法层面的婚姻平权,但已在医疗、住房、灾害救助等实际生活领域为同性伴侣提供了实质性保障。
尽管地方自治体(如东京涩谷区)早在 2015 年就开始发放 “伴侣证明”,允许同性伴侣共同申请公租房、签署手术同意书,但日本宪法至今仍将婚姻定义为 “异性双方的自愿结合”。这种法律体系的割裂,使得同性伴侣在遗产继承、国籍取得等核心权益上仍面临系统性歧视。2021 年札幌地方法院曾裁定 “不承认同性婚姻违宪”,但 2022 年大阪地方法院却以 “公共讨论不足” 为由驳回类似诉求,凸显司法系统内部的分歧。
不过,近年来司法天平逐渐向平权倾斜。2023 年名古屋地方法院、2024 年东京与札幌高等法院、2025 年大阪与名古屋高等法院相继作出 “禁止同性婚姻违宪” 的判决,形成了从地方法院到高等法院的渐进式共识。这些判决虽未直接改变宪法,但通过个案推动了社会对同性伴侣权益的重新审视。
日本民众对同性婚姻的支持率已从 2015 年的 41% 跃升至 2021 年的 65%,其中 18-29 岁群体的支持率高达 86%。这种代际差异在 2025 年 8 月两名日本女艺人公开举行婚礼的事件中尤为明显 —— 尽管她们的婚姻在法律上仍不被承认,但社交媒体上的祝福声浪远超争议。
企业层面也在悄然跟进。NTT 等大型企业已将婚假、丧假等福利扩展至同性伴侣,部分地方政府(如东京)更推出 “伴侣宣誓制度”,为同性伴侣提供公共服务便利。这种 “民间先行、官方滞后” 的模式,正倒逼日本社会重新定义家庭与爱的形态。
发布于:贵州省通盈策略-股票加杠杆公司-股票正规配资-a股怎么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