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才上市五个月,威高血净就急着把亲兄弟抱回家,这哪是并购,简直是把户口本直接塞进自己口袋。
10月17日晚上十点多,不少人刚刷完手机准备睡觉,威高血净甩出一份公告:打算用发股票的方式把威高普瑞整个吞下。交易还没谈完,股票先停牌,从20号开始按暂停键,说最多十天就给答复。有人嘀咕,肾还没捂热就再开一刀,这公司图啥?
先把时间线捋直。今年5月19号,威高血净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敲钟,满打满算五个月零八天。上市招股书里写得清清楚楚,主业是造透析器、管路、机器和腹膜液,号称国内产品线最全。半年报刚出炉,营收17.65亿,净利2.2亿,数据不算爆炸,但在医疗设备里算稳。股价收盘38.61块,市值161亿,看上去钱袋子鼓着,可它偏偏挑这个节点宣布大动作。
威高普瑞的来历也不简单。2018年成立,注册资本1.06亿,做医用包装材料,顺带搞医疗器械生产与销售。表面看,两家公司一个做耗材,一个做包装,像亲兄弟分家各过各的,现在突然说“哥,我回来了”。交易对手名单一列: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、威海盛熙、威海瑞明,全是自家人,左手倒右手,外人看都嫌挤。
公告里留了个口子:交易还在筹划,具体方案再谈,股价先关小黑屋。股民群里瞬间炸锅,“刚买进去就停牌,这运气比中彩票还准”。有人翻出招股书,发现威高血净上市募资的钱还没花完,又要发新股买兄弟公司,这算盘打得啪啪响。
从生意角度看,这次吞并不只是多一条包装线那么简单。透析器出厂得里三层外三层无菌包装,威高普瑞恰好能提供现成的袋子、盒子、封口膜。自己人供货,成本能削一层,价格谈判也不用看外人脸色。再深一层想,威高血净掌握了制膜核心技术,包装环节再握在自己手里,等于把透析器从头到尾的饭碗都端稳了,供应链安全直接拉满。
可问题也来了。上市才五个月就重大资产重组,监管的眼睛肯定盯得紧。发股买资产,股本被摊薄,老股东心里打鼓:利润增厚速度能不能跑赢股本膨胀?万一威高普瑞的包装产能利用率不高,买回来的是香饽饽还是烫手山芋?交易所问询函大概率已经在路上,财务顾问和律师有得熬夜。
再看交易对手方,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是控股股东,威海盛熙和威海瑞明两个有限合伙像极了员工持股平台。股份对价一旦落实,大股东持股比例会更高,但公告里特意加一句“实际控制人不变”,意思是控股权还在老威高手里,外部投资者掀不起风浪。只是小散们担心,停牌十天复牌后,股价会不会先跌为敬,毕竟抽血式增发向来不太讨喜。
有人把两家公司放在一起比划:威高血净半年净利2.2亿,威高普瑞没披露具体数字,但包装材料毛利普遍不高,体量也不大,真要并进来,短期业绩增厚有限。可别忘了,透析行业每年增长率稳稳地跑在双位数,国家医保控费越严,医院越爱用国产替代,威高血净现在把包装环节收进来,相当于提前卡位,三年后回头看,或许就是一招先手棋。
至于监管关卡,过往案例摆在那儿:只要资产评估合理、交易对价公允、信息披露充分,过会概率并不低。威高系在A股不是第一次玩资本运作,轻车熟路。真正让人挠头的是市场情绪,停牌十天里,股吧里各种小作文满天飞,有人说要补跌20%,有人赌复牌涨停,多空僵持,就看复牌那天资金脸色。
把镜头拉回现实,普通投资者能做的事不多。手里有票的,只能祈祷谈判顺利,标的估值别太离谱;没进场的,只能观望,等复牌再看有没有捡便宜的机会。毕竟,上市五个月就搞大动作,这在A股也算活久见,谁都不想当第一波炮灰。
十天倒计时滴答走,故事才刚开场,威高血净是急着长大,还是急着圈钱?复牌那天,股价会给答案。
通盈策略-股票加杠杆公司-股票正规配资-a股怎么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